大连女生高校毕业后回农村搞起蔬菜大棚建设 28岁的女大学生李君在旅顺口区北海街道前沙包村承包了8个蔬菜大棚,每天都到地里忙活。种菜、摘菜、卖菜……都少不了她的身影。
从农村跳出来,在大城市挣大钱,又回到农村扎根。李君的“过山车”式就业路径显示了她对农村做出的“大有可为”的判断。
从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,学计算机专业、拥有大专学历的李君去了日本,从事电子方面工作。2010年回国,李君自己也没想到,跳出农村家庭的她,又返回了农村。“我爸妈就是干大棚的,受他们影响,我没再出去找工作,也开始扣蔬菜大棚,当起了农民。 ”
李君的妈妈孙淑花说:“现在的大学生太多太多了,找个好工作多难啊!我当时劝我姑娘,干大棚挺好的,自己当老板,自己说了算。 ”
于是,李君将自己前几年工作挣的几十万元全部投进去,在30多亩地上建起了8个大棚,芹菜、黄瓜、西红柿、甜瓜、茄子……多种蔬菜、水果轮番种植。作为“大学生农民”,李君头脑灵活,勇于尝试新品种,又了解消费者心理,她的大棚经营得有声有色。
创业过程中,李君也有遇到难题的时候。“有一次,大棚里的甜瓜突然一夜间全熟了,要是不尽快卖出去,损失太大了。 ”旅顺口区及街道就业管理部门得知此事后,当天就帮着李君联系超市卖甜瓜,一天就卖出去1500多公斤,让李君放下心来。
今年,区里还帮助李君申请了小额贷款,解决李君事业壮大遇到的资金难题。“下一步,我打算申请绿色食品商标,创出品牌,带动更多人就业。 ”李君说。
大学生就业,除了传统的国企、外企、民企、考公务员外,还有回乡当农民这条道路。这条道路,少了一些世俗眼光中的体面,多了一种用专长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胸怀,当然也多了一些未知的变数,也多了一些外人难以看到的艰辛。可正是这种变数与艰辛,蔬菜大棚建设 为一些人提供了自我价值实现的空间。 |